Flanker Sky
魔形女再袭?最新Android通杀漏洞CVE-2024-31317分析与利用研究
3 months ago
flanker017
Fuzzing战争系列之二:不畏浮云遮望眼
3 years 10 months ago
flanker017
Fuzzing战争: 从刀剑弓斧到星球大战
4 years 5 months ago
Fuzzing这个事物大概可以上溯到1950年,当计算机还在读取打孔卡作为输入的时候。那时候的工程师会从垃圾箱里随机检出一些废弃卡片,或者在卡上随机打孔作为输入来测试自己的程序。在1988年,Barton Miller在课堂上将Fuzzing这个名词正式确定,从此拉开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序幕。 广义上的fuzzing并不是漏洞挖掘中的专属内容,而是DevSecOps和Continous Integration质量保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,甚至可以延伸到完备图灵自动机的美妙梦想。在起初,人们通常以monkey testing来指代最原始的fuzz,就像著名的无限猴子定理一样: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,当按键时间达到无穷时,几乎必然能够打出任何给定的文字,比如莎士比亚的全套著作,当然也有可能包含一套Nginx RCE。 但很显然,随机化的输入虽然终究能覆盖所有的输入空间,在人类未来可预见的算力水平下近乎天方夜谭。刘慈欣在《诗云》中有一个宏大的故事:宇宙神级文明为了写出最优雅的诗,而把整个太阳系的物质作为存储器,采用枚举遍历的办法把所有文字的排列组合全部生成并存储了下来。但最后神却发现,即使理论上这里存储了所有的诗句,他也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找出目标来,因为美妙这个词本身就是主观而无法定量界定的。以神的算力尚且无法完成,以人的算力就更不可能了。随着软件复杂度大爆炸式的增加,dumb fuzzing的随机生成方式相当于在东方明珠上向下扔一只钉子,寄希望它能刚好掉进楼下某个人举着的酒杯里。 田园农耕时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在学术界,结合动态执行的symbolic execution在一段时间成为了主流,KLEE[1]即是其中的扛鼎之作。在Z3 Solver和LLVM bitcode infrastructure的加持下,KLEE能够自动解析各式各样的条件代码语句并生成输入,进而辅助fuzzing。 而在工业界,一般分两种做法: peach为代表的模版流派:研究人员通过XML等方法定义输入数据的格式,这种常见于文件格式和协议的fuzzer。 依赖于样本的收集和变异的样本流派:例如早年间IE和Flash的fuzzer很多依托于通过爬虫搜集的大量样本集合。整体来说,那个时代工业界的fuzz是各流派的独门秘籍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不外传的实现,热闹非凡但原理上大同小异。 虽然这些方案看起来都非常home brew,在早期的软件复杂度和质量的前提下,人们依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。但随着软件复杂度的摩尔式增长和SDL开发流程的全面引入,停留在农耕时代的fuzzer们发现,自己开始跟不上软件发展的潮流了。 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 所有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都能在军事界找到类似的场景。美军在越战之中投放了前所未有的火力和军队,但依然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乃至最后停战。越战的问题集中反应在火力杀伤效率的低下,面对防御严密的目标,攻击方只有两种选择 特种部队渗透或地面强攻。但这需要大量情报和兵力支持,并极有可能遭受大量伤亡。 提高航空兵和地面炮火火力密度,寄希望于火力扇面能够覆盖目标。但这只会进一步造成火力的浪费,同时仍然无法保证毁伤效率。 这和fuzzing技术后期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。针对越来越复杂的目标,纯粹堆计算资源的dumb fuzz效果已经可以忽略不计,但程序分析本身是一个NP-hard问题,符号执行的方法极易引起路径爆炸,对于复杂的软件最终会撞到资源墙上。而工业界的方法过于强调样本或格式指引而非程序指引,要么需要投入大量的前期精力编制模板,或者在缺乏context的情况下两眼一抹黑撞大运。 直至80年代末期,人们所设想的现代战争形式依然是拼消耗的钢铁洪流对撞,两伊战争的结果更是给这个理论增加了注脚。萨达姆在海湾阴云密布时,仍然充满了信心,仗百万精兵要让多国部队血流漂橹。 然平静之下,暗流涌动。针对以上问题,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及应用催生着新一代的军事革命,并最终在海湾战争中完美登台亮相。多国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伊拉克军队,彻底颠覆了过往的战争形势,震撼了全球: 精确制导武器极大提升了火力发现和打击的效率 – 精准原则 C4ISR数据链指挥系统带来了从古至今所有军人梦寐以求的战场单向透明 – 敏捷原则 漫长的黑夜预示着黎明,更精准、更敏捷的划时代fuzzer即将登场。 横扫千军如卷席 随着LLVM工具链的成熟和计算资源的大发展,基于编译器插桩的coverage-feedback driven fuzzer渐渐成为了答案之一。正如美军在海湾战争展示的新军事革命一样,AFL的诞生则宣告着这个永恒的问题出现了一个高分答案。 AFL (Americal Fuzzy Lop,logo是美洲本地可爱的长毛兔) 由Michał Zalewski在2014年发布并开源,并迅速像AK47统治枪械市场一样成为了fuzzing系列工具的de facto standard,数年间斩获上万CVE。 基于编译时插桩和自定义bitmap的方法维护coverage信息,以简洁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以往获取coverage效率太低的问题 基于fork/exec的方式极大提高了fuzz效率 coverage导向的遗传进化算法简单但惊人地有效 在设计上即支持多进程甚至跨集群并联 在先驱者探明道路之后,后继者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。LLVM也推出了自己的实现libfuzzer,以in-process mode取代了fork mode。基于AFL和libfuzzer的体系,结合protobuf定义,模版化fuzz也以structure-aware fuzzing的名义重返舞台。内核领域的对应者syzkaller也取得了极大成功。这类方法统称为Coverage-based greybox […]
flanker017
Text-To-Speech speaks pwned
5 years ago
flanker017
Examining and exploiting android vendor binder services – part1
5 years 1 month ago
flanker017
Examining and exploiting android vendor binder services – part 1
5 years 1 month ago
flanker017
Galaxy Leapfrogging盖乐世蛙跳: Pwning the Galaxy S8
5 years 3 months ago
flanker017
Galaxy Leapfrogging: Pwning the Galaxy S8
5 years 3 months ago
flanker017
现代办公网安全体系建设系列之一:统一化新型认证体系探索
5 years 6 months ago
无论是否情愿,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Google一样在办公体系中完全移除了域控的(大部分)存在感,域仍然是安全人员觉得微妙的存在。 一方面各种域策略、账户的可视化配置方便了大部分企业的IT桌面支持人员在初创阶段做无脑配置,然而另一方面,域控天生与新时代ZeroTrust理念是无法完美契合的。最大的槽点不在于认证源仅仅只有固定密码可选(据传新的Windows Server终于将开始引入OTP,以及Azure AD在某种程度上是支持的),此外其他域提供的各种管理功能在现代互联网企业Linux+开源组件定制化的大技术栈下同样显得格格不入。 但在ZeroTrust理念指导下,我们仍然可以对Windows认证体系进行加固和改造,极大提高其安全性。本系列文章将介绍可能用到的各类工具以及微软自身提供的mitigations,随后讨论如何基于这些手段和理念构建纵深防御。 在上面提到Windows密码认证所固有的缺陷后,我们自然会提出如下的问题:如何改造固有的静态域认证体系?在这个理念指导下,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? 一种显而易见的体系化改造是直接通过Windows Credential Provider提供的接入能力,改造认证源,取代Windows原有的认证能力,而本文将介绍的pgina就是其中的一个成熟的开源方案,pgina是一个开源的Windows Credential Provider认证框架,通过各种C#形式的插件,我们可以定制Windows的认证流程,取代传统的密码认证流程,与统一认证源完成打通,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大一统SSO的梦想。 pgina架构介绍 pgina最早由David Wolff等开发并开源,借助Windows的Credential Provider体系,实现了ICrendtialProvider接口,实现了认证流程的定制。mutonufoai维护了一个fork版本,是目前比较活跃的分支。http://mutonufoai.github.io/pgina/ 简单来说,在安装了pgina之后,我们可以在认证流中插入自定义的环节,Pgina原生提供了多种开箱即用的插件,通过这些插件与外部认证源打通。例如,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的Radius认证服务器或者通过http auth插件,来实现对OTP登录的支持,甚至更细粒度的控制。 pgina配置 我们以pgina接入radius认证后端为例,展示pgina的用法。需要注意的是pgina并不是一个中心的域控插件,需要安装部署到所有具体的目标机器上。 pgina认证流程区分为Authentication – Authorization – Gateway三个阶段。其中,Authentication阶段用于证明该用户提供的认证凭据是否正确,而Authorization阶段则决定该用户在凭据正确的情况下,其是否可以登录(例如只有某一个特定组的用户可以登录),Gateway阶段则更类似于认证通过之后的回调。例如在众多插件中,LocalMachine代表了该机器上的native认证,如果其他插件认证通过的用户在本机上不存在,则LocalMachine插件默认会在Gateway阶段创建对应的用户。当然,这个行为都是可配置的。 通过pGina插件在Windows认证中支持OTP认证 在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,我们就可以通过插件连接到自定义的radius server,来对Windows开启OTP认证支持。受到Windows UI限制,用户可将OTP追加在其原始密码之前或之后,整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。 根据以上设计,我们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,摒弃域控体系的存在,而把认证源完全转移到统一的认证体系中。通过插件中所携带的信息,甚至可以做到对特定机器限定特定权限登录,以及检测到用户存在风险时自动拒绝登录等等。 根据实际测试经验和遇到的问题,有如下建议可供参考: 内置插件可用于快速测试功能,但在可用性上没有太多考虑,radius插件本身在高频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,建议根据其架构自行实现插件,通过自定义的认证协议与远端认证接口进行联调和实现 开启了插件认证的机器在被远程桌面时(如果允许远程桌面),远程桌面客户端侧需要关闭默认的网络级别验证,因为Network Level Authentication并不支持自定义的credential provider。关闭NLA并不会带来认证方式上的安全问题(例如hash被抓取之类的) pgina原版具有调试功能,但调试功能较为难用,建议通过log形式调试,pgina.fork并不支持调试。插件主要为C#语言编写,需要对C#有一定的了解。 此外,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,原账户的密码应当如何处理?LocalMachine插件当然支持对原账户的密码继续生效,但这会造成显而易见的短板。一种安全的做法是通过终端能力下发定制化脚本,对原有的账户密码进行定期全随机化,包括本地Administrator用户、域控体系下的域用户等。当然,出于灾备的考虑,对部分账户还需要通过一些方式保留原始认证能力供网络、存储等意外因素导致自定义认证服务不可用时排障使用,具体细节在此不在赘述。 总结 以上介绍了pgina认证体系及其插件化应用,同时以将OTP引入Windows认证为例,给出了一个案例。基于插件化的能力,我们可以摒弃域控认证体系部分固有的弱点,引入TOTP二次认证体系,统一认证后端。API接口的能力允许我们对认证权限做更统一的细粒度规划,而不是拘泥于Windows域所固有的体系,降低维护成本,提高安全性。 注:该文已授权首发于 跳跳糖:https://tttang.com/archive/1282/
flanker017
Testing Empire as post-exploitation framework in domain environment
5 years 6 months ago
flanker017
Checked
6 hours ago
About security and coding
Flanker Sky feed